如何防范计算机 *** 攻击
一、计算机 *** 攻击的常见手法
互联网发展至今,除了它表面的繁荣外,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其中黑客攻击是最令广大网民头痛的事情,它是计算机 *** 安全的主要威胁。下面着重分析黑客进行 *** 攻击的几种常见手法及其防范措施。
(一)利用 *** 系统漏洞进行攻击
许多 *** 系统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漏洞,这些漏洞有可能是系统本身所有的,如WindowsNT、UNIX等都有数量不等的漏洞,也有可能是由于网管的疏忽而造成的。黑客利用这些漏洞就能完成密码探测、系统入侵等攻击。
对于系统本身的漏洞,可以安装软件补丁;另外网管也需要仔细工作,尽量避免因疏忽而使他人有机可乘。
(二)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攻击
电子邮件是互联网上运用得十分广泛的一种通讯方式。黑客可以使用一些邮件炸弹软件或CGI程序向目的邮箱发送大量内容重复、无用的垃圾邮件,从而使目的邮箱被撑爆而无法使用。当垃圾邮件的发送流量特别大时,还有可能造成邮件系统对于正常的工作反映缓慢,甚至瘫痪,这一点和后面要讲到的“拒绝服务攻击(DDoS)比较相似。
对于遭受此类攻击的邮箱,可以使用一些垃圾邮件清除软件来解决,其中常见的有SpamEater、Spamkiller等,Outlook等收信软件同样也能达到此目的。
(三)解密攻击
在互联网上,使用密码是最常见并且最重要的安全保护 *** ,用户时时刻刻都需要输入密码进行身份校验。而现在的密码保护手段大都认密码不认人,只要有密码,系统就会认为你是经过授权的正常用户,因此,取得密码也是黑客进行攻击的一重要手法。
取得密码也还有好几种 *** ,一种是对 *** 上的数据进行监听。因为系统在进行密码校验时,用户输入的密码需要从用户端传送到服务器端,而黑客就能在两端之间进行数据监听。
但一般系统在传送密码时都进行了加密处理,即黑客所得到的数据中不会存在明文的密码,这给黑客进行破解又提了一道难题。这种手法一般运用于局域网,一旦成功攻击者将会得到很大的操作权益。
另一种解密 *** 就是使用穷举法对已知用户名的密码进行暴力解密。这种解密软件对尝试所有可能字符所组成的密码,但这项工作十分地费时,不过如果用户的密码设置得比较简单,如“12345”、“ABC”等那有可能只需一眨眼的功夫就可搞定。
为了防止受到这种攻击的危害,用户在进行密码设置时一定要将其设置得复杂,也可使用多层密码,或者变换思路使用中文密码,并且不要以自己的生日和 *** 甚至用户名作为密码,因为一些密码破解软件可以让破解者输入与被破解用户相关的信息,如生日等,然后对这些数据构成的密码进行优先尝试。另外应该经常更换密码,这样使其被破解的可能性又下降了不少。
(四)后门软件攻击
后门软件攻击是互联网上比较多的一种攻击手法。Back Orifice2000、冰河等都是比较著名的特洛伊木马,它们可以非法地取得用户电脑的超级用户级权利,可以对其进行完全的控制,除了可以进行文件操作外,同时也可以进行对方桌面抓图、取得密码等操作。
这些后门软件分为服务器端和用户端,当黑客进行攻击时,会使用用户端程序登陆上已安装好服务器端程序的电脑,这些服务器端程序都比较小,一般会随附带于某些软件上。有可能当用户下载了一个小游戏并运行时,后门软件的服务器端就安装完成了,而且大部分后门软件的重生能力比较强,给用户进行清除造成一定的麻烦。
当在网上下载数据时,一定要在其运行之前进行病毒扫描,并使用一定的反编译软件,查看来源数据是否有其他可疑的应用程序,从而杜绝这些后门软件。
(五)拒绝服务攻击
互联网上许多大网站都遭受过此类攻击。实施拒绝服务攻击(DDoS)的难度比较小,但它的破坏性却很大。它的具体手法就是向目的服务器发送大量的数据包,几乎占取该服务器所有的 *** 宽带,从而使其无法对正常的服务请求进行处理,而导致网站无法进入、网站响应速度大大降低或服务器瘫痪。
现在常见的蠕虫病毒或与其同类的病毒都可以对服务器进行拒绝服务攻击的进攻。它们的繁殖能力极强,一般通过Microsoft的Outlook软件向众多邮箱发出带有病毒的邮件,而使邮件服务器无法承担如此庞大的数据处理量而瘫痪。
对于个人上网用户而言,也有可能遭到大量数据包的攻击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 *** 操作,所以大家在上网时一定要安装好防火墙软件,同时也可以安装一些可以隐藏IP地址的程序,怎样能大大降低受到攻击的可能性。
-----------------------------------------------------------------------------
二、计算机 *** 安全的防火墙技术
计算机 *** 安全是指利用 *** 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 *** 环境里,信息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使用性受到保护。 *** 安全防护的根本目的,就是防止计算机 *** 存储、传输的信息被非法使用、破坏和篡改。防火墙技术正是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常用的计算机 *** 安全技术。
(一)防火墙的含义
所谓“防火墙”,是指一种将内部网和公众访问网(如Internet)分开的 *** ,它实际上是一种隔离技术。防火墙是在两个 *** 通讯时执行的一种访问控制尺度,它能允许你“同意”的人和数据进入你的 *** ,同时将你“不同意”的人和数据拒之门外,更大限度地阻止 *** 中的黑客来访问你的 *** ,防止他们更改、拷贝、毁坏你的重要信息。
(二)防火墙的安全性分析
防火墙对 *** 的安全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并非万无一失。通过对防火墙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作者对防火墙的安全性有如下几点认识:
1.只有正确选用、合理配置防火墙,才能有效发挥其安全防护作用
防火墙作为 *** 安全的一种防护手段,有多种实现方式。建立合理的防护系统,配置有效的防火墙应遵循这样四个基本步骤:
a.风险分析;
b.需求分析;
c.确立安全政策;
d.选择准确的防护手段,并使之与安全政策保持一致。
然而,多数防火墙的设立没有或很少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和需求分析,而只是根据不很完备的安全政策选择了一种似乎能“满足”需要的防火墙,这样的防火墙能否“防火”还是个问题。
2.应正确评估防火墙的失效状态
评价防火墙性能如何,及能否起到安全防护作用,不仅要看它工作是否正常,能否阻挡或捕捉到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的蛛丝马迹,而且要看到一旦防火墙被攻破,它的状态如何? 按级别来分,它应有这样四种状态:
a.未受伤害能够继续正常工作;
b.关闭并重新启动,同时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
c.关闭并禁止所有的数据通行;
d. 关闭并允许所有的数据通行。
前两种状态比较理想,而第四种最不安全。但是许多防火墙由于没有条件进行失效状态测试和验证,无法确定其失效状态等级,因此 *** 必然存在安全隐患。
3.防火墙必须进行动态维护
防火墙安装和投入使用后,并非万事大吉。要想充分发挥它的安全防护作用,必须对它进行跟踪和维护,要与商家保持密切的联系,时刻注视商家的动态。因为商家一旦发现其产品存在安全漏洞,就会尽快发布补救(Patch) 产品,此时应尽快确认真伪(防止特洛伊木马等病毒),并对防火墙软件进行更新。
4.目前很难对防火墙进行测试验证
防火墙能否起到防护作用,最根本、最有效的证明 *** 是对其进行测试,甚至站在“黑客”的角度采用各种手段对防火墙进行攻击。然而具体执行时难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a.防火墙性能测试目前还是一种很新的技术,尚无正式出版刊物,可用的工具和软件更是寥寥无几。据了解目前只有美国ISS公司提供有防火墙性能测试的工具软件。
b.防火墙测试技术尚不先进,与防火墙设计并非完全吻合,使得测试工作难以达到既定的效果。
c.选择“谁”进行公正的测试也是一个问题。
可见,防火墙的性能测试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这种测试又相当必要,进而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不进行测试,何以证明防火墙安全?
5.非法攻击防火墙的基本“招数”
a. IP地址欺骗攻击。许多防火墙软件无法识别数据包到底来自哪个 *** 接口,因此攻击者无需表明进攻数据包的真正来源,只需伪装IP地址,取得目标的信任,使其认为来自 *** 内部即可。IP地址欺骗攻击正是基于这类防火墙对IP地址缺乏识别和验证的机制而得成的。
b.破坏防火墙的另一种方式是攻击与干扰相结合。也就是在攻击期间使防火墙始终处于繁忙的状态。防火墙过分的繁忙有时会导致它忘记履行安全防护的职能,处于失效状态。
c.防火墙也可能被内部攻击。因为安装了防火墙后,随意访问被严格禁止了, 这样内部人员无法在闲暇的时间通过Telnet浏览邮件或使用FTP向外发送信息,个别人会对防火墙不满进而可能攻击它、破坏它,期望回到从前的状态。这里,攻击的目标常常是防火墙或防火墙运行的操作系统,因此不仅涉及 *** 安全,还涉及主机安全问题。
----------------------------------------------------------------------------
(三)防火墙的基本类型
实现防火墙的技术包括四大类: *** 级防火墙(也叫包过滤型防火墙)、应用级网关、电路级网关和规则检查防火墙。
1. *** 级防火墙
一般是基于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应用或协议以及每个IP包的端口来作出通过与否的判断。一个路由器便是一个“传统”的 *** 级防火墙,大多数的路由器都能通过检查这些信息来决定是否将所收到的包转发,但它不能判断出一个IP包来自何方,去向何处。
先进的 *** 级防火墙可以判断这一点,它可以提供内部信息以说明所通过的连接状态和一些数据流的内容,把判断的信息同规则表进行比较,在规则表中定义了各种规则来表明是否同意或拒绝包的通过。包过滤防火墙检查每一条规则直至发现包中的信息与某规则相符。
如果没有一条规则能符合,防火墙就会使用默认规则,一般情况下,默认规则就是要求防火墙丢弃该包。其次,通过定义基于TCP或UDP数据包的端口号,防火墙能够判断是否允许建立特定的连接,如Telnet、FTP连接。
下面是某一 *** 级防火墙的访问控制规则:
(1)允许 *** 123.1.0使用FTP(21口)访问主机 ;
(2)允许IP地址为 和 的用户Telnet (23口)到主机 上;
(3)允许任何地址的E-mail(25口)进入主机 ;
(4)允许任何WWW数据(80口)通过;
(5)不允许其他数据包进入。
*** 级防火墙简洁、速度快、费用低,并且对用户透明,但是对 *** 的保护很有限,因为它只检查地址和端口,对 *** 更高协议层的信息无理解能力。
2.规则检查防火墙
该防火墙结合了包过滤防火墙、电路级网关和应用级网关的特点。它同包过滤防火墙一样, 规则检查防火墙能够在OSI *** 层上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过滤进出的数据包。它也象电路级网关一样,能够检查SYN和ACK标记和序列数字是否逻辑有序。
当然它也象应用级网关一样, 可以在OSI应用层上检查数据包的内容,查看这些内容是否能符合公司 *** 的安全规则。规则检查防火墙虽然集成前三者的特点,但是不同于一个应用级网关的是,它并不打破客户机/服务机模式来分析应用层的数据, 它允许受信任的客户机和不受信任的主机建立直接连接。
规则检查防火墙不依靠与应用层有关的 *** ,而是依靠某种算法来识别进出的应用层数据,这些算法通过已知合法数据包的模式来比较进出数据包,这样从理论上就能比应用级 *** 在过滤数据包上更有效。
目前在市场上流行的防火墙大多属于规则检查防火墙,因为该防火墙对于用户透明,在OSI更高层上加密数据,不需要你去修改客户端的程序,也不需对每个需要在防火墙上运行的服务额外增加一个 *** 。
如现在更流行的防火墙之一OnTechnology软件公司生产的OnGuard和CheckPoint软件公司生产的FireWall-1防火墙都是一种规则检查防火墙。
从趋势上看,未来的防火墙将位于 *** 级防火墙和应用级防火墙之间,也就是说, *** 级防火墙将变得更加能够识别通过的信息,而应用级防火墙在目前的功能上则向“透明”、“低级”方面发展。最终防火墙将成为一个快速注册稽查系统,可保护数据以加密方式通过,使所有组织可以放心地在节点间传送数据。
(四)防火墙的配置
防火墙配置有三种:Dual-homed方式、Screened-host方式和Screened-subnet方式。Dual-homed方式最简单。 Dual-homedGateway放置在两个 *** 之间,这个Dual-omedGateway又称为bastionhost。
这种结构成本低,但是它有单点失败的问题。这种结构没有增加 *** 安全的自我防卫能力,而它往往是受“黑客”攻击的首选目标,它自己一旦被攻破,整个 *** 也就暴露了。
Screened-host方式中的Screeningrouter为保护Bastionhost的安全建立了一道屏障。它将所有进入的信息先送往Bastionhost,并且只接受来自Bastionhost的数据作为出去的数据。
这种结构依赖Screeningrouter和Bastionhost,只要有一个失败,整个 *** 就暴露了。Screened-subnet包含两个Screeningrouter和两个Bastionhost。 在公共 *** 和私有 *** 之间构成了一个隔离网,称之为”停火区”(DMZ,即DemilitarizedZone),Bastionhost放置在”停火区”内。这种结构安全性好,只有当两个安全单元被破坏后, *** 才被暴露,但是成本也很昂贵。
----------------------------------------------------------------------------
(四)防火墙的安全措施
各种防火墙的安全性能不尽相同。这里仅介绍一些一般防火墙的常用安全措施:
1.防电子欺骗术
防电子欺骗术功能是保证数据包的IP地址与网关接口相符,防止通过修改IP地址的 *** 进行非授权访问。还应对可疑信息进行鉴别,并向 *** 管理员报警。
2. *** 地址转移
地址转移是对Internet隐藏内部地址,防止内部地址公开。这一功能可以克服IP寻址方式的诸多限制,完善内部寻址模式。把未注册IP地址映射成合法地址,就可以对Internet进行访问。
3.开放式结构设计
开放式结构设计使得防火墙与相关应用程序和外部用户数据库的连接相当容易,典型的应用程序连接如财务软件包、病毒扫描、登录分析等。
4.路由器安全管理程序
它为Bay和Cisco的路由器提供集中管理和访问列表控制。
(六)传统防火墙的五大不足
1.无法检测加密的Web流量
如果你正在部署一个光键的门户网站,希望所有的 *** 层和应用层的漏洞都被屏蔽在应用程序之外。这个需求,对于传统的 *** 防火墙而言,是个大问题。
由于 *** 防火墙对于加密的SSL流中的数据是不可见的,防火墙无法迅速截获SSL数据流并对其解密,因此无法阻止应用程序的攻击,甚至有些 *** 防火墙,根本就不提供数据解密的功能。
2、普通应用程序加密后,也能轻易躲过防火墙的检测
*** 防火墙无法看到的,不仅仅是SSL加密的数据。对于应用程序加密的数据,同样也不可见。在如今大多数 *** 防火墙中,依赖的是静态的特征库,与入侵监测系统(IDS,Intrusion Detect System)的原理类似。只有当应用层攻击行为的特征与防火墙中的数据库中已有的特征完全匹配时,防火墙才能识别和截获攻击数据。
但如今,采用常见的编码技术,就能够地将恶意代码和其他攻击命令隐藏起来,转换成某种形式,既能欺骗前端的 *** 安全系统,又能够在后台服务器中执行。这种加密后的攻击代码,只要与防火墙规则库中的规则不一样,就能够躲过 *** 防火墙,成功避开特征匹配。
3、对于Web应用程序,防范能力不足
*** 防火墙于1990年发明,而商用的Web服务器,则在一年以后才面世。基于状态检测的防火墙,其设计原理,是基于 *** 层TCP和IP地址,来设置与加强状态访问控制列表(ACLs,Access Control Lists)。在这一方面, *** 防火墙表现确实十分出色。
近年来,实际应用过程中,HTTP是主要的传输协议。主流的平台供应商和大的应用程序供应商,均已转移到基于Web的体系结构,安全防护的目标,不再只是重要的业务数据。 *** 防火墙的防护范围,发生了变化。
对于常规的企业局域网的防范,通用的 *** 防火墙仍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对于新近出现的上层协议,如XML和SOAP等应用的防范, *** 防火墙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由于体系结构的原因,即使是更先进的 *** 防火墙,在防范Web应用程序时,由于无法全面控制 *** 、应用程序和数据流,也无法截获应用层的攻击。由于对于整体的应用数据流,缺乏完整的、基于会话(Session)级别的监控能力,因此很难预防新的未知的攻击。
4、应用防护特性,只适用于简单情况
目前的数据中心服务器,时常会发生变动,比如:
★ 定期需要部署新的应用程序;
★ 经常需要增加或更新软件模块;
★ QA们经常会发现代码中的bug,已部署的系统需要定期打补丁。
在这样动态复杂的环境中,安全专家们需要采用灵活的、粗粒度的 *** ,实施有效的防护策略。
虽然一些先进的 *** 防火墙供应商,提出了应用防护的特性,但只适用于简单的环境中。细看就会发现,对于实际的企业应用来说,这些特征存在着局限性。在多数情况下,弹性概念(proof-of-concept)的特征无法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数据中心上。
比如,有些防火墙供应商,曾经声称能够阻止缓存溢出:当黑客在浏览器的URL中输入太长数据,试图使后台服务崩溃或使试图非法访问的时候, *** 防火墙能够检测并制止这种情况。
细看就会发现,这些供应商采用对80端口数据流中,针对URL长度进行控制的 *** ,来实现这个功能的。
如果使用这个规则,将对所有的应用程序生效。如果一个程序或者是一个简单的Web网页,确实需要涉及到很长的URL时,就要屏蔽该规则。
***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决定了 *** 防火墙是针对 *** 端口和 *** 层进行操作的,因此很难对应用层进行防护,除非是一些很简单的应用程序。
5、无法扩展带深度检测功能
基于状态检测的 *** 防火墙,如果希望只扩展深度检测(deep inspection)功能,而没有相应增加 *** 性能,这是不行的。
真正的针对所有 *** 和应用程序流量的深度检测功能,需要空前的处理能力,来完成大量的计算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SSL加密/解密功能;
★ 完全的双向有效负载检测;
★ 确保所有合法流量的正常化;
★ 广泛的协议性能;
这些任务,在基于标准PC硬件上,是无法高效运行的,虽然一些 *** 防火墙供应商采用的是基于ASIC的平台,但进一步研究,就能发现:旧的基于 *** 的ASIC平台对于新的深度检测功能是无法支持的。
三、结束语
由于互联 *** 的开放性和通信协议的安全缺陷,以及在 *** 环境中数据信息存储和对其访问与处理的分布性特点,网上传输的数据信息很容易泄露和被破坏, *** 受到的安全攻击非常严重,因此建立有效的网。
互联网的什么是目标系统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的弱点
目前造成 *** 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协议及数据库等的设计上存在缺陷。由于当今的计算机 *** 操作系统在本身结构设计和代码设计时偏重考虑系统使用时的方便性,导致了系统在远程访问、权限控制和口令管理等许多方面存在安全漏洞。 *** 互连一般采用TCP/IP协议,它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簇,但该协议簇在制订之初,对安全问题考虑不多,协议中有很多的安全漏洞。同样,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也存在数据的安全性、权限管理及远程访问等方面问题,在DBMS或应用程序中可以预先安置从事情报收集、受控激发、定时发作等破坏程序。 由此可见,针对系统、 *** 协议及数据库等,无论是其自身的设计缺陷,还是由于人为的因素产生的各种安全漏洞,都可能被一些另有图谋的黑客所利用并发起攻击。因此若要保证 *** 安全、可靠,则必须熟知黑客 *** 攻击的一般过程。只有这样方可在?客攻击前做好必要的防备,从而确保 *** 运行的安全和可靠。一、黑客攻击 *** 的一般过程1、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收集并不对目标产生危害,只是为进一步的入侵提供有用信息。黑客可能会利用下列的公开协议或工具,收集驻留在 *** 系统中的各个主机系统的相关信息:(1)TraceRoute程序 能够用该程序获得到达目标主机所要经过的 *** 数和路由器数。(2)SNMP协议 用来查阅 *** 系统路由器的路由表,从而了解目标主机所在 *** 的拓扑结构及其内部细节。(3)DNS服务器 该服务器提供了系统中可以访问的主机IP地址表和它们所对应的主机名。(4)Whois协议 该协议的服务信息能提供所有有关的DNS域和相关的管理参数。(5)Ping实用程序 可以用来确定一个指定的主机的位置或网线是否连通。2、系统安全弱点的探测在收集到一些准备要攻击目标的信息后,黑客们会探测目标 *** 上的每台主机,来寻求系统内部的安全漏洞,主要探测的方式如下:(1)自编程序 对某些系统,互联网上已发布了其安全漏洞所在,但用户由于不懂或一时疏忽未打上网上发布的该系统的“补丁”程序,那么?客就可以自己编写一段程序进入到该系统进行破坏。(2)慢速扫描 由于一般扫描侦测器的实现是通过监视某个时间段里一台特定主机发起的连接的数目来决定是否在被扫描,这样黑客可以通过使用扫描速度慢一些的扫描软件进行扫描。(3)体系结构探测 黑客利用一些特殊的数据包传送给目标主机,使其作出相对应的响应。由于每种操作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方式都是不一样的,?客利用这种特征把得到的结果与准备好的数据库中的资料相对照,从中便可轻而易举地判断出目标主机操作系统所用的版本及其他相关信息。二、协议欺骗攻击及其防范措施1、源IP地址欺骗攻击许多应用程序认为若数据包可以使其自身沿着路由到达目的地,并且应答包也可回到源地,那么源IP地址一定是有效的,而这正是使源IP地址欺骗攻击成为可能的一个重要前提。假设同一网段内有两台主机A和B,另一网段内有主机X。B 授予A某些特权。X 为获得与A相同的特权,所做欺骗攻击如下:首先,X冒充A,向主机 B发送一个带有随机序列号的SYN包。主机B响应,回送一个应答包给A,该应答号等于原序列号加1。然而,此时主机A已被主机X利用拒绝服务攻击 “淹没”了,导致主机A服务失效。结果,主机A将B发来的包丢弃。为了完成三次握手,X还需要向B回送一个应答包,其应答号等于B向A发送数据包的序列号加1。此时主机X 并不能检测到主机B的数据包(因为不在同一网段),只有利用TCP顺序号估算法来预测应答包的顺序号并将其发送给目标机B。如果猜测正确,B则认为收到的ACK是来自内部主机A。此时,X即获得了主机A在主机B上所享有的特权,并开始对这些服务实施攻击。要防止源IP地址欺骗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尽可能地保护系统免受这类攻击:(1)抛弃基于地址的信任策略 阻止这类攻击的一种十分容易的办法就是放弃以地址为基础的验证。不允许r类远程调用命令的使用;删除cc.ddd的数据包以主机X所在的 *** 为目的地;然后,攻击者X利用IP欺骗向主机B发送源路由(指定最近的路由器)数据包。当B回送数据包时,就传送到被更改过的路由器。这就使一个入侵者可以假冒一个主机的名义通过一个特殊的路径来获得某些被保护数据。
黑客对 *** 的攻击手段
1、后门程序
由于程序员设计一些功能复杂的程序时,一般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将整个项目分割为多个功能模块,分别进行设计、调试,这时的后门就是一个模块的秘密入口。在程序开发阶段,后门便于测试、更改和增强模块功能。正常情况下,完成设计之后需要去掉各个模块的后门,不过有时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如将其留在程序中,便于日后访问、测试或维护)后门没有去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穷举搜索法发现并利用这些后门,然后进入系统并发动攻击。
2、信息炸弹
信息炸弹是指使用一些特殊工具软件,短时间内向目标服务器发送大量超出系统负荷的信息,造成目标服务器超负荷、 *** 堵塞、系统崩溃的攻击手段。比如向未打补丁的 Windows 95系统发送特定组合的 UDP 数据包,会导致目标系统死机或重启;向某型号的路由器发送特定数据包致使路由器死机;向某人的电子邮件发送大量的垃圾邮件将此邮箱“撑爆”等。目前常见的信息炸弹有邮件炸弹、逻辑炸弹等。
3.DOS攻击
分为DOS攻击和DDOS攻击。DOS攻击它是使用超出被攻击目标处理能力的大量数据包消耗系统可用系统、带宽资源,最后致使 *** 服务瘫痪的一种攻击手段。作为攻击者,首先需要通过常规的黑客手段侵入并控制某个网站,然后在服务器上安装并启动一个可由攻击者发出的特殊指令来控制进程,攻击者把攻击对象的IP地址作为指令下达给进程的时候,这些进程就开始对目标主机发起攻击。这种方式可以集中大量的 *** 服务器带宽,对某个特定目标实施攻击,因而威力巨大,顷刻之间就可以使被攻击目标带宽资源耗尽,导致服务器瘫痪。比如1999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遭到的黑客攻击就属于这种方式。DDOS攻击是黑客进入计算条件,一个磁盘操作系统(拒绝服务)或DDoS攻击(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包括努力中断某一 *** 资源的服务,使其暂时无法使用。
这些攻击通常是为了停止一个互联网连接的主机,然而一些尝试可能的目标一定机以及服务。DDOS没有固定的地方,这些攻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他们的目标行业全世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大多出现在服务器被大量来自攻击者或僵尸 *** 通信的要求。
服务器无法控制超文本传输协议要求任何进一步的,最终关闭,使其服务的合法用户的一致好评。这些攻击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的网站或服务器损坏,但请暂时关闭。
这种 *** 的应用已经扩大了很多,现在用于更恶意的目的;喜欢掩盖欺诈和威慑安防面板等。
4、 *** 监听
*** 监听是一种监视 *** 状态、数据流以及 *** 上传输信息的管理工具,它可以将 *** 接口设置在监听模式,并且可以截获网上传输的信息,也就是说,当黑客登录 *** 主机并取得超级用户权限后,若要登录其他主机,使用 *** 监听可以有效地截获网上的数据,这是黑客使用最多的 *** ,但是, *** 监听只能应用于物理上连接于同一网段的主机,通常被用做获取用户口令。
5.系统漏洞
许多系统都有这样那样的安全漏洞(Bugs),其中某些是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本身具有的,如Sendmail漏洞,Windows98中的共享目录密码验证漏洞和IE5漏洞等,这些漏洞在补丁未被开发出来之前一般很难防御黑客的破坏,除非你不上网。还有就是有些程序员设计一些功能复杂的程序时,一般采用模块化的程序设计思想,将整个项目分割为多个功能模块,分别进行设计、调试,这时的后门就是一个模块的秘密入口。在程序开发阶段,后门便于测试、更改和增强模块功能。正常情况下,完成设计之后需要去掉各个模块的后门,不过有时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如将其留在程序中,便于日后访问、测试或维护)后门没有去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会利用专门的扫描工具发现并利用这些后门,然后进入系统并发动攻击。
6、密码破解当然也是黑客常用的攻击手段之一。
7.诱入法
黑客编写一些看起来“合法”的程序,上传到一些FTP站点或是提供给某些个人主页,诱导用户下载。当一个用户下载软件时,黑客的软件一起下载到用户的机器上。该软件会跟踪用户的电脑操作,它静静地记录着用户输入的每个口令,然后把它们发送给黑客指定的Internet信箱。例如,有人发送给用户电子邮件,声称为“确定我们的用户需要”而进行调查。作为对填写表格的回报,允许用户 *** 多少小时。但是,该程序实际上却是搜集用户的口令,并把它们发送给某个远方的“黑客”
8.病毒攻击
计算机病毒可通过网页、即时通信软件、恶意软件、系统漏洞、U盘、移动硬盘、电子邮件、BBS等传播。
注:黑客的攻击手段还有很多
互联网安全是指哪些方面的?要如何才能实现安全?
主流 *** 安全技术全方面纵览 一、 *** 安全的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计算机系统安全的定义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由此可以将计算机 *** 的安全理解为: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使 *** 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确保 *** 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保密性。所以,建立 *** 安全保护措施的目的是确保经过 *** 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修改、丢失和泄露等。 二、Internet上存在的主要安全隐患 Internet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下列几方面: 1. Internet是一个开放的、无控制机构的 *** ,黑客(Hacker)经常会侵入 *** 中的计算机系统,或窃取机密数据和盗用特权,或破坏重要数据,或使系统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直至瘫痪。 2. Internet的数据传输是基于TCP/IP通信协议进行的,这些协议缺乏使传输过程中的信息不被窃取的安全措施。 3. Internet上的通信业务多数使用Unix操作系统来支持,Unix操作系统中明显存在的安全脆弱性问题会直接影响安全服务。 4.在计算机上存储、传输和处理的电子信息,还没有像传统的邮件通信那样进行信封保护和签字盖章。信息的来源和去向是否真实,内容是否被改动,以及是否泄露等,在应用层支持的服务协议中是凭着君子协定来维系的。 5.电子邮件存在着被拆看、误投和伪造的可能性。使用电子邮件来传输重要机密信息会存在着很大的危险。 6.计算机病毒通过Internet的传播给上网用户带来极大的危害,病毒可以使计算机和计算机 *** 系统瘫痪、数据和文件丢失。在 *** 上传播病毒可以通过公共匿名FTP文件传送、也可以通过邮件和邮件的附加文件传播。 三、 *** 安全防范的内容 一个安全的计算机 *** 应该具有可靠性、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和真实性等特点。计算机 *** 不仅要保护计算机 *** 设备安全和计算机 *** 系统安全,还要保护数据安全等。因此针对计算机 *** 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实施 *** 安全保护方案以确保计算机 *** 自身的安全性是每一个计算机 *** 都要认真对待的一个重要问题。 *** 安全防范的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病毒,二是黑客犯罪。 计算机病毒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种危害计算机系统和 *** 安全的破坏性程序。黑客犯罪是指个别人利用计算机高科技手段,盗取密码侵入他人计算机 *** ,非法获得信息、盗用特权等,如非法转移银行资金、盗用他人银行帐号购物等。随着 *** 经济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展开,严防黑客入侵、切实保障 *** 交易的安全,不仅关系到个人的资金安全、商家的货物安全,还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经济秩序的稳定问题,因此各级组织和部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四、确保 *** 安全的主要技术 1,防火墙技术 ***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用来加强 *** 之间访问控制,防止外部 *** 用户以非法手段通过外部 *** 进入内部 *** ,访问内部 *** 资源,保护内部 *** 操作环境的特殊 *** 互联设备。它对两个或多个 *** 之间传输的数据包如链接方式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来实施检查,以决定 *** 之间的通信是否被允许,并监视 *** 运行状态。 目前的防火墙产品主要有堡垒主机、包过滤路由器、应用层网关( *** 服务器)以及电路层网关、屏蔽主机防火墙、双宿主机等类型。 防火墙处于5层 *** 安全体系中的更底层,属于 *** 层安全技术范畴。负责 *** 间的安全认证与传输,但随着 *** 安全技术的整体发展和 *** 应用的不断变化,现代防火墙技术已经逐步走向 *** 层之外的其他安全层次,不仅要完成传统防火墙的过滤任务,同时还能为各种 *** 应用提供相应的安全服务。另外还有多种防火墙产品正朝着数据安全与用户认证、防止病毒与黑客侵入等方向发展。 根据防火墙所采用的技术不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包过滤型、 *** 地址转换-NAT、 *** 型和监测型。具体如下: (1)包过滤型 包过滤型产品是防火墙的初级产品,其技术依据是 *** 中的分包传输技术。 *** 上的数据都是以"包"为单位进行传输的,数据被分割成为一定大小的数据包,每一个数据包中都会包含一些特定信息,如数据的源地址、目标地址、TCP/UDP源端口和目标端口等。防火墙通过读取数据包中的地址信息来判断这些"包"是否来自可信任的安全站点,一旦发现来自危险站点的数据包,防火墙便会将这些数据拒之门外。系统管理员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制订判断规则。 包过滤技术的优点是简单实用,实现成本较低,在应用环境比较简单的情况下,能够以较小的代价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系统的安全。 但包过滤技术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包过滤技术是一种完全基于 *** 层的安全技术,只能根据数据包的来源、目标和端口等 *** 信息进行判断,无法识别基于应用层的恶意侵入,如恶意的Java小程序以及电子邮件中附带的病毒。有经验的黑客很容易伪造IP地址,骗过包过滤型防火墙。 (2) *** 地址转化-NAT *** 地址转换是一种用于把IP地址转换成临时的、外部的、注册的IP地址标准。它允许具有私有IP地址的内部 *** 访问因特网。它还意味着用户不许要为其 *** 中每一台机器取得注册的IP地址。 NAT的工作过程是:在内部 *** 通过安全网卡访问外部 *** 时,将产生一个映射记录。系统将外出的源地址和源端口映射为一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让这个伪装的地址和端口通过非安全网卡与外部 *** 连接,这样对外就隐藏了真实的内部 *** 地址。在外部 *** 通过非安全网卡访问内部 *** 时,它并不知道内部 *** 的连接情况,而只是通过一个开放的IP地址和端口来请求访问。OLM防火墙根据预先定义好的映射规则来判断这个访问是否安全。当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访问是安全的,可以接受访问请求,也可以将连接请求映射到不同的内部计算机中。当不符合规则时,防火墙认为该访问是不安全的,不能被接受,防火墙将屏蔽外部的连接请求。 *** 地址转换的过程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不需要用户进行设置,用户只要进行常规操作即可。 (3) *** 型 *** 型防火墙也可以被称为 *** 服务器,它的安全性要高于包过滤型产品,并已经开始向应用层发展。 *** 服务器位于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完全阻挡了二者间的数据交流。从客户机来看, *** 服务器相当于一台真正的服务器;而从服务器来看, *** 服务器又是一台真正的客户机。当客户机需要使用服务器上的数据时,首先将数据请求发给 *** 服务器, *** 服务器再根据这一请求向服务器索取数据,然后再由 *** 服务器将数据传输给客户机。由于外部系统与内部服务器之间没有直接的数据通道,外部的恶意侵害也就很难伤害到企业内部 *** 系统。 *** 型防火墙的优点是安全性较高,可以针对应用层进行侦测和扫描,对付基于应用层的侵入和病毒都十分有效。其缺点是对系统的整体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而且 *** 服务器必须针对客户机可能产生的所有应用类型逐一进行设置,大大增加了系统管理的复杂性。 (4)监测型 监测型防火墙是新一代的产品,这一技术实际已经超越了最初的防火墙定义。监测型防火墙能够对各层的数据进行主动的、实时的监测,在对这些数据加以分析的基础上,监测型防火墙能够有效地判断出各层中的非法侵入。同时,这种检测型防火墙产品一般还带有分布式探测器,这些探测器安置在各种应用服务器和其他 *** 的节点之中,不仅能够检测来自 *** 外部的攻击,同时对来自内部的恶意破坏也有极强的防范作用。据权威机构统计,在针对 *** 系统的攻击中,有相当比例的攻击来自 *** 内部。因此,监测型防火墙不仅超越了传统防火墙的定义,而且在安全性上也超越了前两代产品。 虽然监测型防火墙安全性上已超越了包过滤型和 *** 服务器型防火墙,但由于监测型防火墙技术的实现成本较高,也不易管理,所以目前在实用中的防火墙产品仍然以第二代 *** 型产品为主,但在某些方面也已经开始使用监测型防火墙。基于对系统成本与安全技术成本的综合考虑,用户可以选择性地使用某些监测型技术。这样既能够保证 *** 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同时也能有效地控制安全系统的总拥有成本。 虽然防火墙是目前保护 *** 免遭黑客袭击的有效手段,但也有明显不足:无法防范通过防火墙以外的其它途径的攻击,不能防止来自内部变节者和不经心的用户们带来的威胁,也不能完全防止传送已感染病毒的软件或文件,以及无法防范数据驱动型的攻击。 参考资料: http://down.xiaojiao.com/view.asp?id=405
黑客侵入某个部门的电脑系统是不是一定得通过互联网?
你在 *** 上冲浪,别人和你聊天,你发电子邮件,必须要有共同的协议,这个协议就是TCP/IP协议,任何 *** 软件的通讯都基于TCP/IP协议。如果把互联网比作公路网,电脑就是路边的房屋,房屋要有门你才可以进出,TCP/IP协议规定,电脑可以有256乘以256扇门,即从0到65535号“门”,TCP/IP协议把它叫作“端口”。当你发电子邮件的时候,E-mail软件把信件送到了邮件服务器的25号端口,当你收信的时候,E-mail软件是从邮件服务器的110号端口这扇门进去取信的,你现在看到的我写的东西,是进入服务器的80端口。新安装好的个人电脑打开的端口号是139端口,你上网的时候,就是通过这个端口与外界联系的。黑客不是神仙,他也是通过端口进入你的电脑.
黑客是怎么样进入你的电脑的呢?当然也是基于TCP/IP协议通过某个端口进入你的个人电脑的。如果你的电脑设置了共享目录,那么黑客就可以通过139端口进入你的电脑,注意!WINDOWS有个缺陷,就算你的共享目录设置了多少长的密码,几秒钟时间就可以进入你的电脑,所以,你更好不要设置共享目录,不允许别人浏览你的电脑上的资料。除了139端口以外,如果没有别的端口是开放的,黑客就不能入侵你的个人电脑。那么黑客是怎么样才会进到你的电脑中来的呢?答案是通过特洛伊木马进入你的电脑。如果你不小心运行了特洛伊木马,你的电脑的某个端口就会开放,黑客就通过这个端口进入你的电脑。举个例子,有一种典型的木马软件,叫做netspy.exe。如果你不小心运行了netspy.exe,那么它就会告诉WINDOWS,以后每次开电脑的时候都要运行它,然后,netspy.exe又在你的电脑上开了一扇“门”,“门”的编号是7306端口,如果黑客知道你的7306端口是开放的话,就可以用软件偷偷进入到你的电脑中来了。特洛伊木马本身就是为了入侵个人电脑而做的,藏在电脑中和工作的时候是很隐蔽的,它的运行和黑客的入侵,不会在电脑的屏幕上显示出任何痕迹。WINDOWS本身没有监视 *** 的软件,所以不借助软件,是不知道特洛伊木马的存在和黑客的入侵。接下来,rylxk11就让你利用软件如何发现自己电脑中的木马
再以netspy.exe为例,现在知道netspy.exe打开了电脑的7306端口,要想知道自己的电脑是不是中netspy.exe,只要敲敲7306这扇“门”就可以了。你先打开C:WINDOWSWINIPCFG.EXE程序,找到自己的IP地址(比如你的IP地址是10.10.10.10),然后打开浏览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 http://10.10.10.10:7306/,如果浏览器告诉你连接不上,说明你的电脑的7306端口没有开放,如果浏览器能连接上,并且在浏览器中跳出一排英文字,说的netspy.exe的版本,那么你的电脑中了netspy.exe木马了。这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但是需要你知道各种木马所开放的端口,rylxk11已知下列端口是木马开放的:7306、7307、7308、12345、12345、12346、31337、6680、8111、9910。但是就算你熟悉了所有已知木马端口,也还是不能完全防范这些木马的,我们需要进一步查找木马.
rylxk11曾经做了一个试验:我知道netspy.exe开放的是7306端口,于是我用工具把它的端口修改了,经过修改的木马开放的是7777端口了,你现在再用老办法是找不到netspy.exe木马了。于是我们可以用扫描自己的电脑的办法看看电脑有多少端口开放着,并且再分析这些开放的端口.
前面讲了电脑的端口是从0到65535为止,其中139端口是正常的,首显灰个端口扫描器,rylxk11推荐“ *** 猎手”,你上网以后,找到自己的IP地址,现在请关闭正在运行的 *** 软件,因为可能开放的端口会被误认为是木马的端口,然后让 *** 猎手对0到65535端口扫描,如果除了139端口以外还有其他的端口开放,那么很可能是木马造成的。
排除了139端口以外的端口,你可以进一步分析了,用浏览器进入这个端口看看,它会做出什么样的反映,你可以根据情况再判断了。
扫描这么多端口是不是很累,需要半个多小时傻等了,现在好了Tcpview.exe可以看电脑有什么端口是开放的,除了139端口以外,还有别的端口开放,你就可以分析了,如果判定自己的电脑中了木马,那么,你就得----在硬盘上删除木马
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用杀毒软件删除木马了,Netvrv病毒防护墙可以帮你删除netspy.exe和bo.exe木马,但是不能删除netbus木马。
下面就netbus木马为例讲讲删除的经过.
简单介绍一下netbus木马,netbus木马的客户端有两种,开放的都是12345端口,一种以Mring.exe为代表(472,576字节),一种以SysEdit.exe为代表(494,592字节)。
Mring.exe一旦被运行以后,Mring.exe就告诉WINDOWS,每次启动就将它运行,WINDOWS将它放在了注册表中,你可以打开C:WINDOWSREGEDIT.EXE进入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找到Mring.exe然后删除这个健值,你再到WINDOWS中找到Mring.exe删除。注意了,Mring.exe可能会被黑客改变名字,字节长度也被改变了,但是在注册表中的位置不会改变,你可以到注册表的这个位置去找。
另外,你可以找包含有“netbus”字符的可执行文件,再看字节的长度,我查过了,WINDOWS和其他的一些应用软件没有包含“netbus”字符的,被你找到的文件多半就是Mring.exe的变种。
SysEdit.exe被运行以后,并不加到WINDOWS的注册表中,也不会自动挂到其他程序中,于是有人认为这是傻瓜木马,rylxk11倒认为这是最最可恶、最最阴险的木马。别的木马被加到了注册表中,你就有痕迹可查了,就连专家们认为最最凶恶的BO木马也可以轻而易举地被我们从注册表中删除。
而SysEdit.exe要是挂在其他的软件中,只要你不碰这个软件,SysEdit.exe也就不发作,一旦运行了被安装SysEdit.exe的程序,SysEdit.exe也同时启动了。rylxk11在自己的电脑中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将SysEdit.exe和C:WINDOWSSYSTEMAbcwin.exe捆绑起来,Abcwin.exe是智能ABC输入法,当我开启电脑到上网,只要没有打开智能ABC输入法打字聊天,SysEdit.exe也就没有被运行,你就不能进入我的12345端口,如果我什么时候想打字了,一旦启动智能ABC输入法(Abcwin.exe),那么捆绑在Abcwin.exe上的SysEdit.exe也同时被运行了,我的12345端口被打开,别人就可以黑到我的电脑中来了。同样道理,SysEdit.exe可以被捆绑到 *** 传呼机、信箱工具等 *** 工具上,甚至可以捆绑到拨号工具上,电脑中的几百的程序中,你知道会在什么地方发现它吗?所以我说这是最最阴险的木马,让人防不胜防。
有的时候知道自己中了netbus木马,特别是SysEdit.exe,能发现12345端口被开放,并且可以用netbus客户端软件进入自己的电脑,却不知道木马在什么地方。这时候,你可以检视内存,请打开C:WINDOWSDRWATSON.EXE,然后对内存拍照,查看“高级视图”中的“任务”标签,“程序”栏中列出的就是正在运行的程序,要是发现可疑的程序,再看“路径”栏,找到这个程序,分析它,你就知道是不是木马了。SysEdit.exe虽然可以隐藏在其他的程序后面,但C:WINDOWSDRWATSON.EXE中还是暴露了。
好了,来回顾一下,要知道自己的电脑中有没有木马,只要看看有没有可疑端口被开放,用 *** 猎手、Tcpview.exe都可以知道。要查找木马,一是可以到注册表的指定位置去找,二是可以查找包含相应的可执行程序,比如,被开放的端口是7306,就找包含“netspy”的可执行程序,三是检视内存,看有没有可以的程序在内存中.
你的电脑上的木马,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你自己不小心,运行了包含有木马的程序,另一种情况是,“网友”送给你“好玩”的程序。所以,你以后要小心了,要弄清楚了是什么程序再运行,安装容易排除难呀。?nbsp;
排除了木马以后,你就可以监视端口,悄悄等待黑客的来临
介绍两个软件,首先是NukeNabber,它是端口监视器,你告诉NukeNabber需要监视7306端口,如果有人接触这个端口,就马上报警。在别人看来,你的电脑的7306端口是开放的,但是7306不是由netspy控制了,当NukeNabber发现有人接触7306端口或者试图进入你的7306端口,马上报警,你可以在NukeNabber上面看到黑客对你做了些什么,黑客的IP地址是哪里,然后,你就可以反过来攻击黑客了。当NukeNabber监视139的时候,你就可以知道谁在用IP炸弹炸你。另外提一下,如果NukeNabber告诉你不能监视7306端口,说这个端口已经被占用了,那么说明你的电脑中存在netspy了。第二个软件就是Tcpview.exe,这个软件是线程监视器,你可以用它来查看有多少端口是开放的,谁在和你通讯,对方的IP地址和端口分别是什么。
最后,注意计算机的异常变化。当你正在聊天的时候,突然鼠标不听你指挥了,或者计算机突然重新启动了,又或者突然出现一个新的窗口等,这些迹象表明你使用的计算机遭到了别人的控制。更好的防范办法,是下载天网个人防火墙,切断与 *** 的连接,天网同时也会自动记录下入侵者的IP。
求答案!!急急急!什么是黑客?黑客攻击一般采用的过程是什么?试论述如何预防和保护免受黑客的攻击与破坏
黑客一词,源于英文Hacker,原指热心于计算机技术,水平高超的电脑专家,尤其是程序设计人员。美国大片《黑(骇)客帝国》的热映,使得黑客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黑客一词是用来形容那些专门利用电脑搞破坏或恶作剧的家伙,而对这些人的正确英文叫法是Cracker,有人翻译成“骇客”。不管是叫黑客还是骇客,他们根本的区别是:黑客们建设、维护,而骇客们入侵、破坏。
目前造成 *** 不安全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协议及数据库等的设计上存在缺陷。由于当今的计算机 *** 操作系统在本身结构设计和代码设计时偏重考虑系统使用时的方便性,导致了系统在远程访问、权限控制和口令管理等许多方面存在安全漏洞。
*** 互连一般采用TCP/IP协议,它是一个工业标准的协议簇,但该协议簇在制订之初,对安全问题考虑不多,协议中有很多的安全漏洞。同样,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也存在数据的安全性、权限管理及远程访问等方面问题,在DBMS或应用程序中可以预先安置从事情报收集、受控激发、定时发作等破坏程序。
由此可见,针对系统、 *** 协议及数据库等,无论是其自身的设计缺陷,还是由于人为的因素产生的各种安全漏洞,都可能被一些另有图谋的黑客所利用并发起攻击。因此若要保证 *** 安全、可靠,则必须熟知黑客 *** 攻击的一般过程。只有这样方可在黒客攻击前做好必要的防备,从而确保 *** 运行的安全和可靠。
一、黑客攻击 *** 的一般过程
1、信息的收集
信息的收集并不对目标产生危害,只是为进一步的入侵提供有用信息。黑客可能会利用下列的公开协议或工具,收集驻留在 *** 系统中的各个主机系统的相关信息:
(1)TraceRoute程序 能够用该程序获得到达目标主机所要经过的 *** 数和路由器数。
(2)SNMP协议 用来查阅 *** 系统路由器的路由表,从而了解目标主机所在 *** 的拓扑结构及其内部细节。
(3)DNS服务器 该服务器提供了系统中可以访问的主机IP地址表和它们所对应的主机名。
(4)Whois协议 该协议的服务信息能提供所有有关的DNS域和相关的管理参数。
(5)Ping实用程序 可以用来确定一个指定的主机的位置或网线是否连通。
2、系统安全弱点的探测
在收集到一些准备要攻击目标的信息后,黑客们会探测目标 *** 上的每台主机,来寻求系统内部的安全漏洞,主要探测的方式如下:
(1)自编程序 对某些系统,互联网上已发布了其安全漏洞所在,但用户由于不懂或一时疏忽未打上网上发布的该系统的“补丁”程序,那么黒客就可以自己编写一段程序进入到该系统进行破坏。
(2)慢速扫描 由于一般扫描侦测器的实现是通过监视某个时间段里一台特定主机发起的连接的数目来决定是否在被扫描,这样黑客可以通过使用扫描速度慢一些的扫描软件进行扫描。
(3)体系结构探测 黑客利用一些特殊的数据包传送给目标主机,使其作出相对应的响应。由于每种操作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方式都是不一样的,黒客利用这种特征把得到的结果与准备好的数据库中的资料相对照,从中便可轻而易举地判断出目标主机操作系统所用的版本及其他相关信息。
二、协议欺骗攻击及其防范措施
1、源IP地址欺骗攻击
许多应用程序认为若数据包可以使其自身沿着路由到达目的地,并且应答包也可回到源地,那么源IP地址一定是有效的,而这正是使源IP地址欺骗攻击成为可能的一个重要前提。
假设同一网段内有两台主机A和B,另一网段内有主机X。B 授予A某些特权。X 为获得与A相同的特权,所做欺骗攻击如下:首先,X冒充A,向主机 B发送一个带有随机序列号的SYN包。主机B响应,回送一个应答包给A,该应答号等于原序列号加1。
然而,此时主机A已被主机X利用拒绝服务攻击 “淹没”了,导致主机A服务失效。结果,主机A将B发来的包丢弃。为了完成三次握手,X还需要向B回送一个应答包,其应答号等于B向A发送数据包的序列号加1。此时主机X 并不能检测到主机B的数据包(因为不在同一网段),只有利用TCP顺序号估算法来预测应答包的顺序号并将其发送给目标机B。如果猜测正确,B则认为收到的ACK是来自内部主机A。此时,X即获得了主机A在主机B上所享有的特权,并开始对这些服务实施攻击。
要防止源IP地址欺骗行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尽可能地保护系统免受这类攻击:
(1)抛弃基于地址的信任策略 阻止这类攻击的一种十分容易的办法就是放弃以地址为基础的验证。不允许r类远程调用命令的使用;删除.rhosts 文件;清空/etc/hosts.equiv 文件。这将迫使所有用户使用其它远程通信手段,如telnet、ssh、skey等等。
(2)使用加密 *** 在包发送到 *** 上之前,我们可以对它进行加密。虽然加密过程要求适当改变目前的 *** 环境,但它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保密性。
(3)进行包过滤 可以配置路由器使其能够拒绝 *** 外部与本网内具有相同IP地址的连接请求。而且,当包的IP地址不在本网内时,路由器不应该把本网主机的包发送出去。有一点要注意,路由器虽然可以封锁试图到达内部 *** 的特定类型的包。但它们也是通过分析测试源地址来实现操作的。因此,它们仅能对声称是来自于内部 *** 的外来包进行过滤,若你的 *** 存在外部可信任主机,那么路由器将无法防止别人冒充这些主机进行IP欺骗。
2、源路由欺骗攻击
在通常情况下,信息包从起点到终点所走的路是由位于此两点间的路由器决定的,数据包本身只知道去往何处,而不知道该如何去。源路由可使信息包的发送者将此数据包要经过的路径写在数据包里,使数据包循着一个对方不可预料的路径到达目的主机。下面仍以上述源IP欺骗中的例子给出这种攻击的形式:
主机A享有主机B的某些特权,主机X想冒充主机A从主机B(假设IP为aaa.bbb.ccc.ddd)获得某些服务。首先,攻击者修改距离X最近的路由器,使得到达此路由器且包含目的地址aaa.bbb.ccc.ddd的数据包以主机X所在的 *** 为目的地;然后,攻击者X利用IP欺骗向主机B发送源路由(指定最近的路由器)数据包。当B回送数据包时,就传送到被更改过的路由器。这就使一个入侵者可以假冒一个主机的名义通过一个特殊的路径来获得某些被保护数据。
为了防范源路由欺骗攻击,一般采用下面两种措施:
· 对付这种攻击更好的办法是配置好路由器,使它抛弃那些由外部网进来的却声称是内部主机的报文。
· 在路由器上关闭源路由。用命令no ip source-route。
三、拒绝服务攻击及预防措施
在拒绝服务攻击中,攻击者加载过多的服务将对方资源全部使用,使得没有多余资源供其他用户无法使用。SYN Flood攻击是典型的拒绝服务攻击。
SYN Flood常常是源IP地址欺骗攻击的前奏,又称半开式连接攻击,每当我们进行一次标准的TCP连接就会有一个三次握手的过程,而SYN Flood在它的实现过程中只有三次握手的前两个步骤,当服务方收到请求方的SYN并回送SYN-ACK确认报文后,请求方由于采用源地址欺骗等手段,致使服务方得不到ACK回应,这样,服务方会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等待接收请求方ACK报文的状态,一台服务器可用的TCP连接是有限的,如果恶意攻击方快速连续的发送此类连接请求,则服务器的系统可用资源、 *** 可用带宽急剧下降,将无法向其它用户提供正常的 *** 服务。
为了防止拒绝服务攻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
(1) 建议在该网段的路由器上做些配置的调整,这些调整包括限制Syn半开数据包的流量和个数。
(2)要防止SYN数据段攻击,我们应对系统设定相应的内核参数,使得系统强制对超时的Syn请求连接数据包复位,同时通过缩短超时常数和加长等候队列使得系统能迅速处理无效的Syn请求数据包。
(3)建议在路由器的前端做必要的TCP拦截,使得只有完成TCP三次握手过程的数据包才可进入该网段,这样可以有效地保护本网段内的服务器不受此类攻击。
(4)对于信息淹没攻击,我们应关掉可能产生无限序列的服务来防止这种攻击。比如我们可以在服务器端拒绝所有的ICMP包,或者在该网段路由器上对ICMP包进行带宽方面的限制,控制其在一定的范围内。
总之,要彻底杜绝拒绝服务攻击,更好的办法是惟有追根溯源去找到正在进行攻击的机器和攻击者。 要追踪攻击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旦其停止了攻击行为,很难将其发现。惟一可行的 *** 是在其进行攻击的时候,根据路由器的信息和攻击数据包的特征,采用逐级回溯的 *** 来查找其攻击源头。这时需要各级部门的协同配合方可有效果。
四、其他 *** 攻击行为的防范措施
协议攻击和拒绝服务攻击是黑客惯于使用的攻击 *** ,但随着 *** 技术的飞速发展,攻击行为千变万化,新技术层出不穷。下面将阐述一下 *** 嗅探及缓冲区溢出的攻击原理及防范措施。
1、针对 *** 嗅探的防范措施
*** 嗅探就是使 *** 接口接收不属于本主机的数据。计算机 *** 通常建立在共享信道上,以太网就是这样一个共享信道的 *** ,其数据报头包含目的主机的硬件地址,只有硬件地址匹配的机器才会接收该数据包。一个能接收所有数据包的机器被称为杂错节点。通常账户和口令等信息都以明文的形式在以太网上传输,一旦被黑客在杂错节点上嗅探到,用户就可能会遭到损害。
对于 *** 嗅探攻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范:
(1) *** 分段 一个 *** 段包括一组共享低层设备和线路的机器,如交换机,动态集线器和网桥等设备,可以对数据流进行限制,从而达到防止嗅探的目的。
(2)加密 一方面可以对数据流中的部分重要信息进行加密,另一方面也可只对应用层加密,然而后者将使大部分与 *** 和操作系统有关的敏感信息失去保护。选择何种加密方式这就取决于信息的安全级别及 *** 的安全程度。
(3)一次性口令技术 口令并不在 *** 上传输而是在两端进行字符串匹配,客户端利用从服务器上得到的Challenge和自身的口令计算出一个新字符串并将之返回给服务器。在服务器上利用比较算法进行匹配,如果匹配,连接就允许建立,所有的Challenge和字符串都只使用一次。
(4)禁用杂错节点 安装不支持杂错的网卡,通常可以防止IBM兼容机进行嗅探。
2、缓冲区溢出攻击及其防范措施
缓冲区溢出攻击是属于系统攻击的手段,通过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指令,以达到攻击的目的。当然,随便往缓冲区中填东西并不能达到攻击的目的。最常见的手段是通过制造缓冲区溢出使程序运行一个用户shell,再通过shell执行其它命令。如果该程序具有root权限的话,攻击者就可以对系统进行任意操作了。
缓冲区溢出对 *** 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要有效地防止这种攻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程序指针完整性检查 在程序指针被引用之前检测它是否改变。即便一个攻击者成功地改变了程序的指针,由于系统事先检测到了指针的改变,因此这个指针将不会被使用。
(2)堆栈的保护 这是一种提供程序指针完整性检查的编译器技术,通过检查函数活动记录中的返回地址来实现。在堆栈中函数返回地址后面加了一些附加的字节,而在函数返回时,首先检查这个附加的字节是否被改动过。如果发生过缓冲区溢出的攻击,那么这种攻击很容易在函数返回前被检测到。但是,如果攻击者预见到这些附加字节的存在,并且能在溢出过程中同样地制造他们,那么他就能成功地跳过堆栈保护的检测。
(3)数组边界检查 所有的对数组的读写操作都应当被检查以确保对数组的操作在正确的范围内进行。最直接的 *** 是检查所有的数组操作,通常可以采用一些优化技术来减少检查次数。目前主要有这几种检查 *** :Compaq C编译器、Jones Kelly C数组边界检查、Purify存储器存取检查等。
未来的竞争是信息竞争,而 *** 信息是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人与人的对抗,它具体体现在安全策略与攻击策略的交锋上。为了不断增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御能力,必须充分理解系统内核及 *** 协议的实现,真正做到洞察对方 *** 系统的“细枝末节”,同时应该熟知针对各种攻击手段的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尽更大可能保证 *** 的安全。
(4)利用公开的工具软件 像审计 *** 用的安全分析工具SATAN、Internet的电子安全扫描程序IIS等一些工具对整个 *** 或子网进行扫描,寻找安全方面的漏洞。
3、建立模拟环境,进行模拟攻击
根据前面两小点所得的信息,建立一个类似攻击对象的模拟环境,然后对此模拟目标进行一系列的攻击。在此期间,通过检查被攻击方的日志,观察检测工具对攻击的反应,可以进一步了解在攻击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及被攻击方的状态,以此来制定一个较为周密的攻击策略。
4、具体实施 *** 攻击
入侵者根据前几步所获得的信息,同时结合自身的水平及经验总结出相应的攻击 *** ,在进行模拟攻击的实践后,将等待时机,以备实施真正的 *** 攻击。
·关于黑客
黑客(hacker),源于英语动词hack,意为“劈,砍”,引申为“干了一件非常漂亮的工作”。在早期麻省理工学院的校园俚语中,“黑客”则有“恶作剧”之意,尤指手法巧妙、技术高明的恶作剧。在日本《新黑客词典》中,对黑客的定义是“喜欢探索软件程序奥秘,并从中增长了其个瞬鸥傻娜恕?/P
他们不象绝大多数电脑使用者那样,只规规矩矩地了解别人指定了解的狭小部分知识。”由这些定义中,我们还看不出太贬义的意味。他们通常具有硬件和软件的高级知识,并有能力通过创新的 *** 剖析系统。“黑客”能使更多的 *** 趋于完善和安全,他们以保护 *** 为目的,而以不正当侵入为手段找出 *** 漏洞。
另一种入侵者是那些利用 *** 漏洞破坏 *** 的人。他们往往做一些重复的工作(如用暴力法破解口令),他们也具备广泛的电脑知识,但与黑客不同的是他们以破坏为目的。这些群体成为“骇客”。当然还有一种人兼于黑客与入侵者之间。
一般认为,黑客起源于5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室中,他们精力充沛,热衷于解决难题。60、70年代,“黑客”一词极富褒义,用于指代那些独立思考、奉公守法的计算机迷,他们智力超群,对电脑全身心投入,从事黑客活动意味着对计算机的更大潜力进行智力上的自由探索,为电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些黑客,倡导了一场个人计算机革命,倡导了现行的计算机开放式体系结构,打破了以往计算机技术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局面,开了个人计算机的先河,提出了“计算机为人民所用”的观点,他们是电脑发展史上的英雄。现在黑客使用的侵入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技巧,例如破解口令(password cracking),开天窗(trapdoor),走后门(backdoor),安放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发明的。从事黑客活动的经历,成为后来许多计算机业巨子简历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苹果公司创始人之一乔布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60年代,计算机的使用还远未普及,还没有多少存储重要信息的数据库,也谈不上黑客对数据的非法拷贝等问题。到了80、90年代,计算机越来越重要,大型数据库也越来越多,同时,信息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这样一场新时期的“圈地运动”引起了黑客们的极大反感。黑客认为,信息应共享而不应被少数人所垄断,于是将注意力转移到涉及各种机密的信息数据库上。而这时,电脑化空间已私有化,成为个人拥有的财产,社会不能再对黑客行为放任不管,而必须采取行动,利用法律等手段来进行控制。黑客活动受到了空前的打击。
但是, *** 和公司的管理者现在越来越多地要求黑客传授给他们有关电脑安全的知识。许多公司和 *** 机构已经邀请黑客为他们检验系统的安全性,甚至还请他们设计新的保安规程。在两名黑客连续发现网景公司设计的信用卡购物程序的缺陷并向商界发出公告之后,网景修正了缺陷并宣布举办名为“网景缺陷大奖赛”的竞赛,那些发现和找到该公司产品中安全漏洞的黑客可获1000美元奖金。无疑黑客正在对电脑防护技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 安全的目标是什么?
*** 安全是指保护 *** 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及信息资源,使之免受偶然或恶意的破坏篡改和泄露,保证 *** 系统的正常运行、 *** 服务不中断。
从广义上说, *** 安全包括 *** 硬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安全性。硬件资源包括通信线路、通信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主机等,要实现信息快速、安全地交换,一个可靠的物理 *** 是必不可少的。
信息资源包括维持 *** 服务运行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以及在 *** 中存储和传输的用户信息数据等。信息资源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等是 *** 安全研究的重要课题。
*** 安全的特征:
1、保密性
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漏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数椐保密性就是保证具有授权用户可以访问数据,而限制其他人对数据的访问。数据保密性分为 *** 传输保密性和数据存储保密性。
2、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数据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即信息在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和丢失的特性。数据的完整性的目的就是保证计算机系统上的数据和信息处于一种完整和未受损害的状态,这就是说,数据不会因有意或无意的事件而被改变或丢失。数据完整性的丧失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可用性。
3、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被授权实体访问并按需求使用的特性,即当需要时能否存取和访问所需的信息。
4、可控性
可控性是指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