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硒鼓泄密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 2、如何加强公司内部文档管理,防止公司文档信息泄密
- 3、破坏信息安全的基本途径是
- 4、属于防范"预设后门窃密"的对策亦哪些
- 5、商业间谍有哪些常用的窃密手段及 *** ?
- 6、手机泄密的主要途径
硒鼓泄密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目前针对硒鼓的窃密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途径:
1. 通过感光鼓泄密。
当信息经激光照射在有机光导鼓上时,鼓表面形成静电潜像,墨粉吸附到鼓表面上,可使信息显示出来。将扫描装置安装在硒鼓上,信息就会被扫描并存储下来。
2. 通过芯片泄密。
将微型芯片安装在硒鼓上,称是用于测试硒鼓内墨粉的容量,实际上内含大容量存储空间来存储打印信息。
3. 通过接收装置泄密。
将微型激光接收装置安装在硒鼓的某个部位,当文字或图像的信息经激光逐行照射在有机光导鼓(OPC)上时,该装置接收激光逐行照射的信息,然后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存储起来。 4. 通过硒鼓余存电窃密。
每打印完一份文件,硒鼓内会存在一部分剩余电荷,窃密者可以利用声波感应装置通过余存电荷窃取打印信息。
窃密者还可以在硒鼓上安装无线发射模块或者利用一体机的固有通信信道,随时或定时将窃取的打印文件发送出去。更有甚者以环保回收的名义,将载有大量涉密信息的空硒鼓带出涉密办公场所。
如何加强公司内部文档管理,防止公司文档信息泄密
企业信息化办公后,绝大部分数据是以电子文档的形式存在的,保护企业的数据信息安全很大程度上就是保护企业的重要文档的数据安全。
电子文档是企业办公的基础,也是各种信息安全保护手段的重点。文档在企业内部流转的生命周期,包括创建、访问、修改、删除、重命名、移动、复制、恢复八大环节,并且文档具有,传输方便,便于拷贝等特性,属于数据信息泄密的最重要的载体。海宇安全文档操作管控就是对文档全生命周期进行有效管理,对文档在企业中创建传播修改删除等每一个环节都记录在案,从而实现对文档安全的精细化控制。
对于企业文档防泄密安全的控制,一般存在两种典型的应用场景。
1. 当企业有一些重要文档,不允许任何用户对其进行修改或者删除,所以要对部分员工的权限进行控制,使其只有访问阅读文档的权限,不能修改与删除文档。
2. 企业在信息化办公的过程中,有很少部分文档可能因为误操作而删除了重要的文档。文档操作管控可以限制用户使用文档的权限,同时在文档被复制与删除前自动备份,防止用户误删。
提供全方位文档数据加密,文档信息数据防泄密系统服务,文档数据防泄密工作流程如下:
首先要从文档数据信息汇聚端口端做信息防泄密防线。
1.对企业数据信息传输做数据加密处理。
2.未授权的文档资料,发出去全部是乱码,防止同行复制
3.设置禁止拷贝资料和所有操作记录保存日志
4.服务器上实时生成多个备份文档文件,方便误操作时随时可以找回
5.外发文档文件可以限制打开次数和使用时间,过期内容为乱码文档,也可设置自动销毁文档
6.脱落授权 *** ,文档文件变乱码,防止文档机密外泄
破坏信息安全的基本途径是
信息安全常见威胁有非授权访问、信息泄露、破坏数据完整性,拒绝服务攻击,恶意代码。
信息安全的实现可以通过物理安全技术,系统安全技术, *** 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认证授权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审计跟踪技术,防病毒技术,灾难恢复和备份技术。
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一、技术安全风险因素
1)基础信息 *** 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不强。
国家重要的信息系统和信息基础 *** 是我们信息安全防护的重点,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我国的基础 *** 主要包括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重要的信息系统包括铁路、 *** 、银行、证券、电力、民航、石油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国家关键基础设施所依赖的信息系统。虽然我们在这些领域的信息安全防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安全防护能力仍然不强。主要表现在:
① 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对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投入不够,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制度,设计与建设不同步。
② 安全体系不完善,整体安全还十分脆弱。
③ 关键领域缺乏自主产品,高端产品严重依赖国外,无形埋下了安全隐患。 我国计算机产品大都是国外的品牌,技术上受制于人,如果被人预先植入后门,很难发现,届时造成的损失将无法估量。
2)失泄密隐患严重。
随着企业及个人数据累计量的增加,数据丢失所造成的损失已经无法计量,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均可能随意受到威胁。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窃密与反窃密的斗争愈演愈烈,特别在信息安全领域,保密工作面临新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信息时代泄密途径日益增多,比如互联网泄密、手机泄密、电磁波泄密、移动存储介质泄密等新的技术发展也给信息安全带来新的挑战。
二、人为恶意攻击
相对物理实体和硬件系统及自然灾害而言,精心设计的人为攻击威胁更大。人的因素最为复杂,思想最为活跃,不能用静止的 *** 和法律、法规加以防护,这是信息安全所面临的更大威胁。人为恶意攻击可以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主动攻击的目的在于篡改系统中信息的内容,以各种方式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被动攻击的目的是在不影响 *** 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进行信息的截获和窃取。总之不管是主动攻击还是被动攻击,都给信息安全带来巨大损失。攻击者常用的攻击手段有木马、黑客后门、网页脚本、垃圾邮件等。
三、信息安全管理薄弱
面对复杂、严峻的信息安全管理形势,根据信息安全风险的来源和层次,有针对性地采取技术、管理和法律等措施,谋求构建立体的、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已逐渐成为共识。与反恐、环保、粮食安全等安全问题一样,信息安全也呈现出全球性、突发性、扩散性等特点。信息及 *** 技术的全球性、互联性、信息资源和数据共享性等,又使其本身极易受到攻击,攻击的不可预测性、危害的连锁扩散性大大增强了信息安全问题造成的危害。信息安全管理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信息安全管理研究起步比较晚,基础性研究较为薄弱。研究的核心仅仅停留在信息安全法规的出台,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标准的制定及一些信息安全管理的实施细则,应用性研究、前沿性研究不强。这些研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管理底子薄,漏洞多的现状。
属于防范"预设后门窃密"的对策亦哪些
信息化条件下主要技术窃密手段及其防范对策
一、利用计算机漏洞窃密
漏洞是指计算机操作系统、设备产品和应用程序由于自身结构复杂、安全设计不周等原因,在研制过程中产生的先天技术缺陷
。大型软件每1000-4000行源程序就可能存在一个漏洞。
存在漏洞的计算机,如果接入互联网,就可能被窃密者进行远程利用、攻击和控制。
防范对策:严禁将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及时对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打补丁”;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关闭
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
二、利用“木马”技术窃密
“木马”就是在正常文件的伪装下,对目标计算机实施远程控制的“间谍”软件。在全部病毒破坏事件中,“木马”攻击占到
90%。
“木马”植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以邮件的方式最为常见。当打开有“木马”程序的邮件或邮件附件时,“木马”就会悄悄
的植入和控制计算机,窃密者就可实施 *** 远程窃密。
防范对策:严禁将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不随意打开不明电子邮件,尤其是不轻易打开邮件附件;计算机必须安装杀毒软件
并及时更新升级。
三、利用“嗅探”技术窃密
“嗅探”是指秘密植入特定功能程序,用以隐蔽探测、记录诸如 *** 内部结构、键盘操作、口令密码等信息的窃密技术。
计算机如果曾经联接过互联网且被攻击者盯上,就可能被其利用“嗅探”技术进行窃密。一旦这台计算机再次联入互联网,这
些涉密信息就会被悄悄取走。
防范对策:严禁将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用于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任何情况下不得处理涉密信息;定期对上网计算机操作
系统进行重装处理。
四、利用“摆渡”技术窃密
“摆渡”就是利用移动存储介质在不同的计算机之间隐蔽传递数据信息的窃密技术。
移动存储介质(如优盘)插入上互联网计算机就会感染“摆渡”程序,再插入涉密计算机时,优盘内的“摆渡”程序能按事先
设定好的策略将文件数据从涉密计算机中复制到优盘隐藏目录下,同时将自身的“摆渡”程序复制到涉密计算机中,一旦此优盘又
插入上互联网计算机,涉密文件数据就会被“摆渡”程序转移到上网计算机中,此时窃密者即可实现远程窃取。
防范对策:严禁在联接互联网计算机与涉密计算机之间混用优盘等移动存储介质;安装针对“摆渡”程序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
新升级;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应采用单向导入方式以确保安全。
五、利用数据恢复技术窃密
数据恢复是指运用软、硬件技术,对删
除或因介质损坏等丢失的数据予以还原的过程。
优盘、硬盘等存储介质存储的文件数据即便被删除或格式化处理,窃密者可以通过专用软件予以恢复,从而实现窃密。
防范对策:严禁在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使用处理过涉密信息的移动存储介质;涉密存储介质淘汰、报废时,必须作彻底物理
销毁;严禁将秘密载体当作废品出售。
六、利用口令破解窃密
口令是计算机系统的之一道防线。计算机系统经常利用口令来验证用户身份,区分访问权限。口令破解是指以口令为攻击目标
,进行猜测破译,或避开口令验证,冒充合法用户潜入目标计算机,取得控制权的过程。
实际应用中,即使计算机打了“补丁”,安装了病毒防护软件,设置了开机口令密码,黑客仍然可以通过口令破解进入该计算
机,从而达到破坏或窃密的目的。口令越长,组合越复杂,破译难度越大,所需破译时间越多。
防范对策:口令密码设置应当采用多种字符和数字混合编制,要有足够的长度(至少8位以上),并定期更换;涉密信息系统必
须按照保密标准,采取符合要求的口令密码、智能卡或USB
key、生理特征身份鉴别方式。
七、利用预设后门窃密
“后门”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程控交换机等设备在制造过程中,被人为设置的可用于远程维护、信息收集或设备操控的隐蔽
功能。
该窃密方式主要通过在计算机等产品设备中设置后门装置,通过指令激活操控,窃取涉密信息。
防范对策:大力提升国家信息技术水平和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关键信息设备应尽量选用国内技术与产品;加强对引进设备与软
件系统的安全检查和漏洞发现,阻断信息外泄的渠道。
八、利用无线上网、计算机无线外围设备窃密
计算机无线外设是指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电(光)波这一传输媒质进行连接的装置。无线网卡、无线键盘、无线鼠标和蓝牙、
红外接口都属于这类设备。
无线上网以及使用无线键盘、无线鼠标等设备,因信号传输均采用开放的空间传输方式,信号暴露于空中,窃密者即可利用特
殊接收设备进行信息拦截,获取信息。即使传输信号采用了加密技术,也可能被破解。
防范对策:涉密计算机必须拆除具有无线联网功能的硬件模块(无线网卡、蓝牙和红外接口);严禁使用无线键盘、无线鼠标
等无线外围设备;严禁涉密信息系统使用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 *** 设备。
九、利用手机窃密
手机通信传输系统
是一个开放的地面或卫星无线通信系统。只要有相应的设备,即可截听通话内容。
手机在制造时若被装入了特殊程序,或是经过软、硬件改造,即可具备隐蔽通话功能。窃密者通过遥控操作,可使关机或待机
的手机直接转为通话状态,在无振铃,无屏幕显示的状态下,将周围的声音发射出去,可直接被遥控窃听。
防范对策:严禁使用手机谈论涉密事项;严禁将手机带入重要涉密场所;严禁在手机上存储、处理涉密信息;涉密人员不得随
意使用他人赠送的手机。
十、利用办公设备窃密
在碎纸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内加装窃密装置,或利用其存储功能窃取数据信息。
防范对策:购买与配发电子设备时,必须严格把关;涉密场所使用的电子设备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安全检测;维护或检修时,
要采取保密措施,必须到保密工作部门批准的单位进行;严格控制使用带有存储、上网等功能的数码复印机,严禁使用带有传真功
能的多功能一体机处理涉密信息;重要涉密场所要定期进行反窃听安全检查。
商业间谍有哪些常用的窃密手段及 *** ?
主要看窃密资料的种类了,说几个常见的吧:
如果目标资料是“电子数据”,比如电子文档(文件、表格)或设计图纸等资料,那么窃取手段都比较简单,例如:
物理无法接触时,通过黑客手段入侵你的电脑、邮箱、 *** 等,伺机窃取;
能够物理接触时,开机状态下,可以通过U盘、光盘拷贝数据。关机状态下,可以拆机硬盘对拷、通过类似PE启动盘的工具启动后复制数据等。
但这种是“外部窃取”,另外还有“内部窃取”,也就是商业间谍打入单位内部潜伏下来,伺机窃取数据,这种情况下,目标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被关注。
对电子文档、数据的防泄密,目前有一些技术手段可以预防或审计。例如大成天下铁卷防泄密软件,可以对机密文件全加密,商业间谍拿走也是密文。例如大成天下锐眼泄密审计系统,可以对文件的复制、U盘行为、截屏行为等各种“非正常行为”做监测与审计,及时发现泄密风险。
手机泄密的主要途径
三种泄密方式 为何会出现被动泄密的情况?与普通手机相比,智能手机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和运行空间,用户可自行安装和卸载应用软件,并通过移动通信 *** 实现无线 *** 接入,正是这一有别于普通手机的便捷服务,成为智能机泄密的渠道。 其一,第三方可通过专门的设备截获智能手机的通话和收发信息的内容。智能手机使用开放的电子通信系统或互联网联系,通常只要有相应的无线电接收设施或 *** 设备,就能截获用户通话和上网收发的信息内容。另外,手机的GPS功能,使其能“自报家门和地址”。目前很多国家的情报部门或安全机构就是通过授权,用这种方式监听智能手机的通话和截获信息,来搜寻、跟踪和定位特定用户。不过这种 *** 专业性较强,需要动用很多资源,一般的组织或个人很难实施。 其二,利用手机病毒和木马暗中破坏或窃取智能手机用户信息。智能手机用户经常会收到一些来历不明的广告、邮件,有时还会搜索到一些应用软件或各种二维码,一些非法的邮件和二维码背后隐藏有病毒和木马,用户一旦点击安装,或见“码”就刷的话,会将病毒激活并在手机上安装了木马,导致手机中毒,信息被破坏,另外还有一些木马会潜伏在手机里伺机启动,以不易察觉的方式监听用户通话,读取通话内容以及手机中的 *** 交易、投资等数据,同时启动实时上传程序,将这些信息上传至不法分子搭建的服务器上,造成用户敏感信息外泄,甚至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其三,一些机构在智能手机中预设软件,或通过远程植入软件,实时窃取用户信息。或在盗取用户智能手机后,人工将窃听软件或黑客软件安装在手机里;也有可能通过将这些软件夹带到一些应用软件中,当用户安装软件时一同将它们安装到手机上,而这一切用户并不知情,也不会有任何提示显现。还有一种更专业和隐蔽的做法是通过互联网或基带在智能手机中实施软件远程植入。通过这些 *** ,全面控制智能手机,在需要时锁定用户,进行后台操纵实时监听用户通话,或通过 *** 将通话内容上传到事先绑定的邮箱中供他人随时调取。另外,被植入这种窃听软件的智能手机还能被远程启动和操作,例如,通过接收指令将手机麦克风激活,从而成为一种窃听器,窃听用户的谈话内容,这一过程无论手机处于待机还是关机状态(加电状态)都能进行,而且丝毫不会被用户察觉。 最后,通过未加密的恶意Wi Fi连接,以设伏方式获取用户智能手机中的信息。如今,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都提供免费的无线上网服务,很多用户外出时习惯不假思索地用手机连接未加密的Wi Fi *** ,上网浏览或收发信息。如果手机自动搜索并连接到了黑客恶意架设的Wi Fi上,从而使智能手机的一些重要数据被控制Wi Fi设备的黑客电脑截获,手机中未经加密处理的用户名和账号密码以及其他私密信息等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泄露出去。 应对泄密的措施 智能手机泄密大多是通过后台操作进行的,因此这种安全隐患通常难以避免,用户只能更大限度地减少这一情况的发生。 首先,为抵御和监视病毒与木马,用户应为智能手机安装一些从正规网站下载的专业防火墙和防病毒软件,定期查杀病毒并进行软件升级,必要时还可安装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安全软件;为免遭病毒和木马入侵,不要随意打开身份可疑的广告、短信等,不要无选择地刷网上出现的二维码,不要轻易下载和安装网上搜索到的应用软件,尤其是一些非正规网站或论坛提供的软件; 其次,为减少被植入窃听软件或黑客软件的可能,不要轻易将智能手机交给他人保管和使用,在手机失而复得或维修后应进行必要的专业检测,长期不上网时应关闭手机的无线连接功能以及蓝牙和USB接口等; 再次,为避免被恶意Wi Fi“暗算”,不要轻易连接免费和不设密码的Wi Fi,非使用不可时,要看清Wi Fi热点名称,并选择和进行自动跳转到浏览器安全验证和手机验证码安全认证过程; 另外,关闭智能手机中一些可能泄露用户私密信息的服务,比如能通过地图显示出用户经常所去地理位置的“常去地点”、能定位用户位置的微信中的“附近的人”等功能;将私密数据加密保存,不轻易发送私密信息或以加密方式发送,随时留意手机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异常状况。